@北京观赏石协会平谷分会卧石:今年是平谷区被授予“观赏石之乡”的第十个年头儿了,在今天我特意编辑了北京观赏石协会副会长平谷分会会长刘守东先生多年前发表的论文《平谷奇石的发现、地位及鉴赏》以示纪念!并和石友们一起回顾一下平谷两大奇石的发现与发展....
张树明老先生的藏石
平谷区出产两种奇石,金海石和轩辕石,是观赏石范畴中的两个不同品种,金海石属于画面石类,轩辕石属于象形石类。平常人们的口语中,都习惯称那些有观赏价值的石头为奇石,那么“观赏石”一名是怎样来的呢?
1989年,为了适应我国赏石形势的发展,在北京召开的“京津冀石玩艺术研讨会”上,许多代表认为随着我国爱石、赏石之风风起云涌,爱石队伍不断扩大,应当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名称。会上大家热烈发言,提出了珍石、美石、奇石、灵石、雅石等16种名称。又经反复讨论筛选,选出了观赏石、欣赏石、奇石、石玩四个名称,而大多数人倾向于观赏石与奇石。
会后由当时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会长李维信带着讨论的结果,分别向美学大师王朝闻,著名画家吴作人和黄胄,著名文学家冯其庸一一请教。又向四位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杨遵仪、高振西、张青莲分别征求意见。经过众多学者与专家们琢磨推敲,一致认为“观赏石”之名,最为妥切。
“观赏石”成为全国统一的名称,是我国赏石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观赏石”这一名称的可贵之处,就妙在它既包容了爱石赏石之“人”,又蕴涵了被人品赏石之“石”,将“赏石之人”与“人赏之石”完美的结缘于“观赏石”三字之中。石在山野,虽有大美,未经人品赏则难以进入观赏石之行列,山野之石只有受到人的品赏才具有艺术的品位,人们以审美的眼光去发现观赏石之美,石也由人的品赏才获得了艺术的灵性。“观赏石”之名称,以最简洁的语言,体现了人与石之间的深情与厚爱。
“观赏石”是由爱石群体、文学艺术大师、著名地质学家三结合的智慧创造。一经定名,受到了全国广大爱石者的响应。1990年在地矿部、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等有关单位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国观赏石协会筹备委员会”,并在北京的第十一届亚运会期间,举办了“首届中国观赏石展”,名正而言顺。此后,以“观赏石”命名之协会,以“观赏石”命名之书刊,以“观赏石”命名之展览遍及全国。形成了全国性的观赏石热。平谷区广大石友由于叫惯了“奇石”的称谓,但都知道所指的就是观赏石。
平谷奇石的发现与影响
平谷区位于北京东北部,距京城70公里。平川、丘陵和山区各占三分之一。发源于东部金海湖及邻县上游的泃河和发源于东北部山区的洳河,为形成金海石创造了条件;而衔接于平川和山区的丘陵地带多沉积岩断裂碎块,就形成为瘦、漏、皱、透的轩辕石。
轩辕石现轩辕台
1987年,平谷长城鞋厂工人张树明为给盆景配置景石,经常到北部山区和丘陵地带寻找奇形怪状的山石。有一天,他在山东庄村境内北山脚的石坝堰上,发现一块颜色深褐、表面沟渠纵横并带有孔洞的山石。此石形状奇特,做盆景石已属上乘,就是单独观赏也极具美感,给人一种苍古拙朴的意境。经验告诉他此石周围一定还有这种石头,怀着浓厚的兴趣,经过几天的循迹采挖,一块块形状各异的石头出土了,这就是以后大名鼎鼎的“轩辕石”。消息不胫而走,不久,陈华、何风来、王禹等一批奇石爱好者也加入其中。张树明最早发现石头的地方在古轩辕台附近,所以就命名为轩辕石。经过几年的采挖收藏,张树明的轩辕石已数量可观。为了进一步弄清轩辕石的价值和品位,1992年4月,张树明从北京盆景协会请来一位姓薛的专家来家里鉴定,薛先生仔细看后大为震惊,轩辕石为上乘的象形石。薛先生临走时,张树明送给他一块带有两层透孔的轩辕石《楼兰遗韵》当做纪念。
轩辕石
半年后,张树明从《中国花卉报》上惊奇的发现,在柳州召开的全国奇石展览会上,有一块获得金奖的奇石,极似送给薛先生的那块,标明的石种叫“北辰石”,也没署名产地。后来,张树明按照报纸上介绍的评委名单,找到担任全国奇石展览委员会秘书长的中国林业大学苏雪痕教授,结果得到证实。原来那位薛先生是苏教授的学生,他还没来得及把轩辕石的名称、产地和发现过程告诉苏教授,便匆匆拿去参加展览了。苏教授及众评委觉得那块石头大气端庄,风格独特,属于观赏石中的上等象形石,于是将其评为金奖。平谷奇石的问世改变了 “北方无奇石”的传统说法,苏教授觉得意义重大,遂亲自为该石取名为“北辰石”,取上有北辰星、下有北辰石之意。预示着北辰石将如北辰星在天空上的位置一样,光彩夺目,冠压群星。
1995年6月,平谷上宅文化陈列馆为宣传平谷文化,决定为张树明举办一个奇石展。为确保展览成功,馆长书法家耿明星携张树明一起找到苏雪痕教授,并通过苏教授邀请包括北京奇石收藏家沈宽先生在内的几位赏石专家前来品评,得到一致盛赞。京东平谷有奇石的消息立刻传遍四方。然而平谷奇石爱好者则认为轩辕石更具有鲜明的特点,北辰石之名也很响亮,但不习惯,仍以“轩辕石”为名。于是社会上一度出现两个名称并用的现象。1999年9月,北京宝玉石协会观赏石委员会在燕山公园召开的观赏石理论研讨会上,将其定名为“轩辕石”,这一美妙的名称得到正式认可。
金海湖畔出精品
轩辕石是由平谷人张树明发现的,金海石的第一个发现者却是钓鱼台国宾馆的王颖先生。那是在1995年8月,平谷人李润波先生在北京《东方收藏家》报上,第一次向收藏界详细介绍了平谷出产奇石,引起了北京及周边地区广大奇石爱好者的极大兴趣,纷纷前来寻宝。由于轩辕石的资源有限加之平谷的采石者不愿外来人介入,故未暴露具体地址,所以前来“寻宝”之人大多抱憾而归。但也有一些奇石爱好者特别执著,如北京东方收藏家协会奇石收藏专业委员会主任关桂林先生和钓鱼台国宾馆的几位奇石收藏爱好者就一直不甘心,每到周末便来平谷寻石,山区没有就到丘陵 ,然后又转到了干涸的河道。苍天不负有心人,不久,王颖先生竟在金海湖下的干石河中,发现一种有纹理图案的鹅卵石,特别是经清水擦拭后,图案清晰漂亮。金海石就这样被发现了,当地石友马上投入到金海石的采集中。虽然金海石发现得比轩辕石晚七八年,而且发现人也不是本地人,但由于资源和品位等方面的优势,已成为平谷奇石收藏的主流。因石出自金海湖畔,取名金海石也就顺理成章。并得到专家的认可
最早介入金海石采集收藏的有王禹、何风来、陈华、陈占海、蔡希君、杨满生等,笔者此前收藏全国范围内的画面石,1998年才开始收藏家乡的金海石。这样平谷玩石队伍中就形成了四种类型:一是专攻轩辕石一个品种,代表人物是张树明;二是只玩金海石,代表人物是陈占海、蔡希君;三是金海石与轩辕石二者兼收,人最多,如王勇、王禹、何风来、杨满生、张顺祥等,;第四种类型就是笔者,因本人主要收藏画面石,主要是外埠的黄河石、嵩山国画石、三峡石、灵璧石等十几个品种,金海石是其中之一。
平谷奇石美名扬
平谷奇石发现后,参加了多次国家级展览和评奖。据不完全统计,金海石获金奖的就有70余件,银奖100多件,铜奖200多件。轩辕石获金奖的有18件,银奖36件,铜奖50多件。其中有代表性的如:
陈付旺的金海石“玉树临风”获2002年中国北京首届全国赏石精品展金奖,“鸿运延安”获北京龙潭湖全国石文化节金奖,“黄河之水天上来”获2002年全国首届自然艺术室内装饰礼品大展金奖。赵云峰的金海石“神舟五号”获2004年第十届国际爱石协会中国洛阳赏石展银奖及2004年北京爱家爱石首届全国奇石艺术节金奖,“金钱树”获2004年北京爱家爱石首届全国奇石艺术节金奖。张建华的金海石“国色天香”获北京大观园“中兴杯”全国奇石展金奖,刘文华的金海石“秋韵”获2004年北京大观园全国奇石展金奖,王勇的金海石“王者风范”获2003年中国(昌乐)国际第一届赏石节金奖,“晨曦映照虎头崖”获2000年北京盆景协会赏石展金奖,杨满生的金海石“日出东海”获2003年北京龙潭湖全国石文化展金奖。
轩辕石在北京全国名家邀请展获金奖,在南京全国第六届奇石展暨国际展金奖,在2003年北京全国精品展金奖,还有在2003年中国(昌乐)国际第一届赏石节获金奖,第十届国际爱石协会中国洛阳赏石展获金奖,在“回首叙语”获2000年北京盆景协会赏石展金奖,朱俊林的轩辕石“王宫遗韵”获2003年中国(昌乐)国际第一届赏石节铜奖。
平谷奇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媒体的极大兴趣。《收藏》、《大家收藏》等杂志,《东方收藏家报》,多次发表署名文章,推介平谷奇石。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播放专题节目给与宣传,平谷观赏石美名传遍了天下 。
轩辕石和金海石的的艺术价值
赏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商周,就出现有一定规模的石玩市场。史料载,周武王灭商“得旧宝万四千,佩玉亿有八万”。晋代那位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人陶渊明,退隐山林,喜欢在农闲之余饮酒赋诗,每每乘醉在自家菊园的大石上酣睡,日久生情,便题石名曰:“醒石”。另有诗云:“万仞峰前一水傍,晨光翠色助清凉。谁知片石多情甚,曾送渊明入醉乡。”其爱石之情,跃然纸上。陶翁可算是中国历史上以自然石为观赏对象,开赏石先河之人。
但赏石之风真正盛行是始于唐代。不但达官贵人喜爱赏石、玩石,民间人士也有此雅好,而一些文人雅士更是对石情有独钟。如白居易不但诗文称绝,同时又是一位雅石的鉴赏名家,他对各类奇石、雅石,作诗填词又作赋,歌之吟之,不亦乐乎。“治家无珍产,奉身无长物,游息之时,与石为伍(《太湖石记》)。”“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咏涌云石》)。”其他如李白、杜甫、王维、韩愈、柳宗元等人也曾留下许多有关赏石的名篇佳句。赏石风气到宋代掀起第一个高潮,那是因为宋徽宗狂热收集花石纲而兴起的,以至明、清各代一直绵延,乾隆时有出现了一个高潮。正是由于这种社会时尚和历代文人雅士的积极参与,赋予了中国赏石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奇石的迷人之处在于它是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光华而成的造化物,是藏之不朽、历久弥新的立体画卷。我国地大物博,石产资源非常丰富,著名的有安徽的灵璧石、河南的梅花石、江苏的昆山石、江浙的太湖石、福建的寿山石、湖南的桃花石、四川的芙蓉石、辽宁的岫石、新疆的天河石、山东的崂山绿石、广西红水河一带的卵石、甘肃敦煌的沙漠石等。新的石种还在不断涌现,不但分布面广,石产非常丰富,而且因产地不同、形状材质不同、色泽不同构成了各类奇石的千姿百态,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有的甚至“罕贵难求,举世无双”。
轩辕石赏析
轩辕石主要产在平谷区的山东庄镇和王辛庄镇境内。
轩辕石形成于八亿年前的元古代下震旦纪,由海水沉积而成,其质为硅质灰岩,孕育于红黏土中。因海水退却后长期沉积在地下,经不断风化侵蚀,其表面紧附一层红黏土,内质被浸染,致使该石成浅灰微绿色,肌肤缜密,坚硬如铁。有些击之有金属之声,色如铁锈,赭红褐灰,宛若出土不久的古代文物一般,古色古香中,透着一股神奇之气,苍古拙朴。最上乘的轩辕石是清理后石皮带有“鳄鱼皮”或“蟾皮”状结构的,由于远古时代气候和地下水位的变化,该石随其表面的红黏土自然干裂,再遭地下水的溶蚀。如此往复,其通体遍布小型龟裂纹,石体呈现出凹凸不平的“鳄鱼皮'或”蟾皮“状结构,龟裂程度因溶蚀差异而不同。
总体上,轩辕石给人以:苍古拙朴、浑厚沉稳、质素纯净、古色古香之感。
张树明老先生的藏石
金海石赏析
金海石主要产地有三:一是金海湖以下至南独乐河以西张辛庄段的鹅卵石,二是东北部及北部山区河道中的鹅卵石,三是采自金海湖上游邻县河道中的鹅卵石。
金海石为河床卵石,原石形成于十几亿年前的震旦纪。其质为石英岩,受到后期火山岩浆活动影响,并有岩浆物质的浸染、渗透。风化后,在风吹或地震等外力作用下,崩落河底。经河水冲刷搬运及沙石之间的磨砺,就形成了现在形形色色的金海石。特别是金海石内部所含铁、锰等金属物质不同,加之后期河床中的再次浸染风化程度的差异,使金海石形成了独特的纹理和色泽。其质坚硬沉重似铁,细腻温润如玉,长期被水冲刷浸泡,使得金海石表面光洁圆滑。由于河道长期干涸,金海石表面氧化严重,大部分金海石要打磨以后才能显现迷人的纹理画面。多数金海石在淡黄或浅白的底色上形成浅褐色、黑褐色的纹理斑块,也常有红色和绿色图案出现,更弥足珍贵。
金海石在质、形、色、纹、意几个方面均达到了很高水准。
1、金海石的质
金海石的石质坚硬细腻、温润如玉,在卵石类的观赏石中堪称一绝。质地是衡量奇石的首要因素,质地如何直接影响奇石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金海石的硬度高达六至七度。
金海石质地坚硬。抗碰抗压,耐酸耐碱,不易氧化风化,不易水损磨损,形体稳定,便于运输,利于收藏。一般说来,硬度越高,韧性越强,也就越名贵。
金海石质地缜密。内部构造细腻紧密,感觉颗粒细密、包裹紧、密度大、质感好,手摸感觉细嫩、滑润、像婴儿肌肤,具有碰而不伤、裂而不崩、断而不碎的特点。有一次笔者在摆弄一块金海石时不小心石头从台子上滚下,砸崩了地砖,但捡起石头一看,连一个白印儿也没有。
金海石质地润泽。一般石质缜密者必润泽,如宝玉石、黄蜡石等。但石质润泽与否很大成度取决于是不是经过长期水的浸泡滋养,所谓采天地之灵气。因而一般说来,水石比洞石润泽,洞石比土石润泽,土石比山石润泽。金海石是典型的水石,日本人一直把可观赏和收藏的石头叫水石,也不无道理。
金海石质地纯净。硅化程度高且成分单纯统一,不含杂质。看上去成色正,很少有裂纹和褶皱,整体感强,不易因为组织的热胀冷缩膨胀率不一致而风化或崩解。金海石也有两种以上硅质相互浸染的石头,虽成分不一,但仍结构紧密,也应视为不错的石头。
2、金海石的形
金海石属于画面石类,不能用衡量象形石的瘦、漏、皱、透或清、奇、顽、丑等标准来鉴赏。一般鹅卵石的形状不外乎浑圆、扁圆、椭圆、长圆形等,就是见棱见角也是圆棱圆角。由于有些金海石需要打磨才能更好地欣赏画面,在处理上一定要注意保留原始形态,尽量保留原始风貌,才能使石头具有自然的味道和意趣。一块石头质地好图案也好,就是形态不自然,也是不可取的。近几年,有些石友在尝试用喷砂的方法处理金海石,已经取得了成功。用喷砂的办法可以保留石皮不受损,大大提升了金海石的收藏价值。
笔者有一方命名为《暮色苍山远》的金海石(见下图),宽35公分、高和厚均20公分,是一块纯原石,为金海石中少见的一种卵石。此石画面为北方山乡暮景,夕阳反照的山岗,阴阳色差分明,山阴的茂密野草已被阴影所掩埋,唯有山峦的顶端有所显示。相比之下,阳坡的境界则非常明晰,金色的余晖洒满山体,稀疏的灌木丛在暮霭中,随风摇曳。呈现一幅醉人的景色!原汁原味的精品才更值得收藏。
日暮苍山远、金海石
3、金海石的色
奇石的色泽,是奇石对人产生美感效应、赏玩效应的又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对于色觉正常的人来说,对色泽的敏感和分辨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如果把“好色”单纯理解为对美丽色泽的喜爱,恐怕是人的天性。当奇石以它独特的色泽美进入人的视野时,人对色泽美的敏感和分辨力便被调动了起来,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心理活动,愉悦之情随之而生,奇石的色泽美感效应、赏玩效应也就实现了。
金海石的色泽大概有以下几类:黄白底色上的深或浅褐色;象牙白底色上的褐黄色;灰白底色上的黑色;灰白底色上的褐色;灰白底色上的黑色加褐色;还有灰白或黄白底色的红色、绿色、黄色、粉色等。金海石的色泽和谐丰富,富于变化,而且古朴生动,常给人以大雅的感觉。
4、金海石的纹
早期的金海石叫纹理石,其实就是有纹理和图案的石头。奇石的纹理,主要指石体上的石脉和颜色线条,包括石脉和颜色线条变化形成的花纹、斑块,以及线条、花纹、斑块穿插融合所形成的图案。在欣赏金海石时,要特别注意纹理对画面的影响,要从整体上把握,不能以局部像什么为主,要抓住主题。
首先,纹路要清晰。纹理的清晰度实际就是纹理的颜色与底色的色差问题,线条模糊,交代不清,似有似无的纹理不可取。再者,纹理要示意明确。奇石的纹理,并不是随便怎么样都有观赏性的,只有组成一定的画面才有意义。这个画面可以是成像的人物、动物、植物、花卉、飞鱼虫、山水、场景,也可以是抽象的图案,总之要能让人觉得有一个可以捕捉的意思或意趣,也就是说要有主题。另外还要特别注意画面的协调性。奇石的纹理是随心所欲,杂乱无章的。一旦石体的画面出现有序或相当有序,便显得异常宝贵。所以,奇石纹理的有序性、协调性,就成了衡量金海石可不可取、好与不好的重要尺度。
5、金海石的意
意是指金海石画面的意境、意趣,也就是金海石通过质、形、色、纹等观赏要素,综合显示出来的意思。每块奇石的观赏要素不同,其蕴涵的意思也会不同。
奇石艺术或观赏石艺术是发现的艺术,奇石的质、形、色、纹是客观存在的,理解成什么意思也是因人而异的。比如书法绘画是需要文房四宝的,是不是不论是谁有了文房四宝,就能创作出书画作品呢,显然不是的。用在王友谊和陈克永手里就能出上乘的书法绘画作品,在我手里就只能是涂鸦和蜘蛛爬了,因为我不懂书理没有画功。书画家受自然景色和美好事物的启发,加之胸中情愫的迸发,意在笔先,运用熟练的创作技巧,就出好作品。其实有些奇石上的画面,是和书画作品相通的,就看你的文化修养和理解能力的高低了。要想把石头玩出档次和品位,就需要博学和多交流,当然也要运气,就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石缘”。
还有在鉴赏金海石时要留意它的神情和气韵,好的金海石总会让人觉得神情饱满意足、气韵流畅生动。笔者有一方金海石,黄白底色,深褐色图案,高22公分、宽38公分、厚12公分,画面居中略偏右一振翅的鸟类,但决不是一般的小鸟,一翅短粗,一翅细长,背景淡黄的纹理像从海面带起的水浪,海天一色更显得它身体硕大,圈起的爪,两翅交接处的头若隐若现。整个画面,色差明显、纹理清晰、物象神似、气韵生动、洁净通透,质、形、色、纹均属上乘,给我们直观的意思很明确就是“鲲鹏展翅”。可是命名《大鹏展翅》、《鹏程万里》、《志存高远》等不是不行,但总觉得意思差点。足足的想了一个多月,最后命名为《天涯之旅》,得到石友们称赞。
天涯之旅、金海石
平谷,一块古老的土地,一块神奇的土地。它有享誉全国的新石器遗址上宅文化,有轩辕黄帝遗迹,有商代遗址,有建县2200年的建置史,又有发育十五亿年前的溶洞、火山群。那么,在这块美丽的沃土上,出现了轩辕石、金海石等观赏石,也就是偶然中之必然了。祝愿她更加灿烂夺目。
刘守东2008年6月于听琴石轩
注:1 参考资料《北京赏石》、《代文说石》、《奇石收藏》
2 此文为原创,发表在2008第9期《绿谷》